让中国女排成为更多人的偶像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06-30 18:32:47

何超(郴州体育训练基地产业科科长)


我从2013年进入郴州体育训练基地工作,201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基地培养的第二代讲解员。我的外婆是南下干部,是基地的建设者之一。我的母亲退伍转业到地方,在基地从事女排的接待工作。

可以说,我们一家三代从事工作就是服务女排。

基地内的中国女排郴州竹棚馆原建于1978年,2021年12月按原规模、结构、工艺重建后开放。这个场馆曾是中国女排1979—1981年集训场地,其间队伍在此形成高强度训练风格,并取得亚洲冠军及首个世界冠军,为后续“五连冠”奠定基础。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内涵,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国人的心中。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女排姑娘们在简陋的竹棚里摸爬滚打、苦练球技,同时也磨炼出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顽强精神。

这些年,来基地参观学习的党员、学生很多,所以我们在竹棚馆,会更详尽地展示这些历史。

尤其是孩子们,他们无法想象女排队员穿的鞋子,已经是普通的白网鞋了,上面还要缝线。因为那时是计划经济,计划物资就这么多,所以她们还用线缝把边缘破损的地方缝上继续穿。中国女排每次训练时都有伤病情况周报表,档案室也有详细记录。每个运动员在训练时都承受着一身伤痛,用血泪扛起奖牌。

我想让他们清晰地看到光鲜亮丽的冠军背后,女排队员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步一步走到这里,这一段路才是最应该让大家看到的东西。

女排队员觉得刻苦训练为国争光是理所应当的使命,我的外婆、母亲和所有后勤人员,也把服务好女排摆在第一位。外婆上班时,基地还在建设,她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扛两根木头过来。我的母亲是女排的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我一个月见不到她很正常。

虽然我小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付出奉献,但是在慢慢接触她们之后,有了答案。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只有祖国的强大,才会有我们现在的样子。

我们希望让更多人喜欢中国女排,了解她们,并且让她们成为新时代孩子们的偶像,更要让他们真正了解偶像的意义。

一审 | 邓金秋
二审 | 周慧
三审 | 黄华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思思 编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