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延庆(郴州市博物馆馆长)
走进郴州博物馆的展厅,一支褪色的土枪静静陈列。枪托上磨损的痕迹,是红军战士紧握它的证明;旁边泛黄的家书字迹虽模糊,却承载着年轻生命对江山的最后嘱托。
文物无声,却无声胜有声地宣告:人民,是这江山最滚烫的底色。
作为郴州市博物馆的馆长,我时常被“人民江山”这一主题感动。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郴州大地涌现了邓中夏、黄静源、陈友才、欧阳海等无数革命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铸就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人民伟大斗争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切,都深刻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谛。
博物馆的力量,在于让历史可触可感。红军战士用过的土枪、一封家书或一件补丁军装,不仅能还原历史场景,更承载着个体的牺牲与集体的信念。工农革命军写在行军背包上写下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虽字迹褪色,却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淬炼成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之魂。这种具象化的呈现,让抽象的革命精神变得真切可感。
陈列于此的历史,绝非冰冷过往,而是映照当下、叩问初心的明镜。1923年,郴州23名早期共产党员以生命赴使命,最终全部壮烈牺牲。展墙上,一颗颗散发着暖光的红色五角星,代替了无法寻回的面容。此情此景,让人想到无数为追求民族独立、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真理和新中国诞生而牺牲的烈士。他们,哪怕无名无姓无照片,也宛如在夜空中永恒闪耀的星辰,永远指引着我们。
站在新时代的交汇点,我们正积极拥抱AI等新技术,创新“线上视觉+线下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思政课”“移动党课”等模式,提升红色教育的感染力、穿透力和影响力。
博物馆的大门永远向同志们敞开。这里陈列的不仅是郴州历史的脉络,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从“民贵君轻”的千年智慧,到“人民江山”的血脉传承,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在此,我热忱邀请全市党员多来博物馆参观学习,深入了解郴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牢固树立本土文化自信与自豪。让我们共同汲取历史长河奔涌的力量,将“人民至上”的永恒信念,熔铸进郴州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审 | 邓金秋
二审 | 周慧
三审 | 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