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润童心 薪火永相传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07-16 17:34:24

7月14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学院“会青春”志愿服务队走进嘉禾县宅侯村,一场集“探访初心、理论浸润、实践传承”于一体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在乡村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

探访守墓人:触摸历史的温度

活动伊始,志愿者踏着湿滑的山路,专程前往嘉禾县甫口村赤岭。苍松翠柏间,第三代“红军守墓人”彭子文老人的身影格外挺拔。“我爷爷守了30年,我父亲守了40年,我今年78岁,守了58年……”老人布满皱纹的双手轻抚着墓碑,将家族三代接力守护红军烈士墓的故事娓娓道来。  

雨丝斜斜掠过墓碑上的名字,仿佛在诉说那段烽火岁月。志愿者静静伫立,听彭老讲述当年红军伤员与村民鱼水情深的往事,感受着“一朝守护,三代接力”的赤诚。“不是我们一家人在守,是全村人都记着这份情。”彭老的话语让在场年轻人眼眶湿润——这不仅是一座墓碑的守护,更是一种精神的接力。

课堂传薪火:红色故事润童心

“红军叔叔为什么要穿草鞋打仗?”“他们想家了怎么办?”……在宅侯村的临时课堂里,孩子们的小脸上写满好奇。志愿者化身“红色讲解员”,用动画短片、情景剧片段等形式,将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嘉禾本地的“英雄小交通员”等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彭爷爷讲的不是童话,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事!”10岁的李雨桐听完课后,攥着小拳头认真地说,“长大了我也要当红色故事宣传员!”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里,映照着革命先烈的身影,也闪烁着理想的光芒。这堂沉浸式党课,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在稚嫩的心田播下了崇敬英烈的种子。

巧手绘勋章:童心致敬英雄

“军功章上的五角星代表什么?”“麦穗象征着战士们保卫的家园……”实践环节中,志愿者铺开画纸,手把手教孩子们绘制军功章。20余套彩笔在小手中飞舞,28枚色彩斑斓的“军功章”很快成型。“我要把这个送给当过兵的爷爷!”8岁的周子轩举着作品,脸上满是自豪。

这场扎根乡村的红色课堂,是“会青春”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实践的生动注脚。据了解,团队还将陆续开展红色情景剧展演、乡村振兴调研等活动,让红色文化在互动体验中浸润童心,让爱国情怀在青山绿水间生根发芽。

作者:通讯员 李璇 编辑:骆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