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共青团资兴市委携手资兴市志愿者协会、湘南幼专学前教育学院及长沙师范学院,以“城区+乡镇”联动模式,在资兴市矿工南路社区、晋兴社区等城区点位、清江镇,同步开展了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据统计,活动期间,共累计开展17场次社会实践活动,280名大学生参与,惠及1260余名城乡儿童。
“手电照进水里,维生素C片变成‘星星’啦!”资兴市晋兴社区博雅书院内,孩子们围着实验台惊呼。大学生韦颖正演示“维生素C流星雨”实验,金色颗粒在光束中流转,科学的奇妙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七彩课堂”聚焦乡土与趣味,通过情景教学开启孩子们的心智。安全教育课上,“暴雨天远离洼地”的口诀朗朗上口;非遗扎染课上,白布浸染出东江湖波纹般的蓝紫晕染;“快乐学习加油站”更以“数独农场”“成语沙漏”等游戏化方式辅导作业1200余份,提升孩子们的学习专注度。活动期间,170名大学生参与授课,开展情景教学46次,总授课时长超1000分钟。
“一下大雨我就怕,晚上睡不着。”一张匿名纸条投进“生命树洞”信箱,道出孩子心里的恐惧。每日午间12点半,广播站准时响起:“小宇救了受伤的蜻蜓,这是他的快乐故事。”轻柔的声音驱散孩子心中的不安。志愿者构建“创伤疗愈—社会联结—希望培育”心理体系,“情绪温度计”让抽象心情可视化,“压力爆破”环节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通过专业疏导,守护孩子们的成长。结营时,70余架载着“希望新家不怕水”“想当医生助人”等的纸飞机飞向蓝天。活动期间,累计收到树洞来信140余封,播放温情故事40余则。
“穿针要捏紧线,像抓小虫子一样!”手工课上,大学生手把手教孩子缝布偶,生疏的针线在耐心指导下,变成栩栩如生的小猫、小熊。漆扇水拓课上,颜料在水中晕染,空白扇面瞬间绽放独特纹路;扭扭棒课堂里,七彩材料化身缀满亮片的“甜甜圈”。300余件手工作品最终汇聚郴州水世界,参与“奉献爱心 传递温暖”义卖,40余名大学生全程助力,累计开展手工活动10余次,筹得善款2783.08元,定向资助“事实孤儿”,让童心暖意传递。
从备课写教案到组织课堂活动,大学生完成从“受教者”到“施教者”的转变。在清江学校教孩子用“跳舞的盐”理解振动原理,在社区帮留守儿童辅导作业,他们不仅深化了对家乡教育现状的认知,更点燃了服务家乡的热情。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张明
三审 | 李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