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10天签约、100天过渡厂房首台机组下线、177天新厂房竣工投产”,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郴州市“批供同步化”供地改革的生动实践。近日,这项全国首创的改革成功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十佳”案例,其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打破传统用地审批“先批后供”流程,将六大分散环节整合协同推进,实现项目审批周期提速55%、企业用地成本减少30%,为产业项目落地打造制度创新样板。
以往,产业项目落地需严格遵循“先批后供”流程,征地、批地、供地等六个关键环节分属不同层级、部门,企业常陷入“多头跑、反复等”的困境,审批周期最长可达248天。针对这一痛点,郴州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推出“六同步”服务模式,通过整合优化分散环节,实现从“企业跑办”到“部门代办”的关键转变。
“六同步”服务贯穿项目全流程,精准打通审批堵点,具体包括入园洽谈与用地指引服务同步、征地洽谈与用地前期工作同步、用地报批与规划设计工作同步、用地报批与供地前期工作同步、用地签批与土地出让公告同步以及土地成交与登记发证工作同步。
改革不仅以“郴州速度”推动项目快落地,更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企业降成本。通过“标准地+承诺制”免去企业前期审批额外支出,弹性供地模式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使企业用地成本降低30%以上;同时推动园区土地从“粗放配置”转向“精准投放”,每年节约土地储备成本超2亿元,郴州片区亩均税收也从6.34万元跃升至29万元,土地利用效益大幅提升。
目前,郴州以“批供同步化”为核心,集成“交地交证即开工”“标准地+承诺制”“弹性供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改革举措,构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同时,《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产业项目批供同步化实施细则》等政策已出台实施,改革经验形成标准化流程。未来,郴州将持续以这项改革为企业投资发展注入“加速度”,进一步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一审 | 邓金秋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