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如一日,一位来自福建厦门的商人默默扎根于郴州,他不仅凭借勤奋与诚信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更以无私善举温暖着人心,他就是湖南汇宝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金顺。
从鹭岛到林城,他把异乡当故乡
1995年6月,21岁的黄金顺从厦门来到郴州,起步于燕泉路一家经营阀门五金配件的小门店。凭借诚实待客、吃苦耐劳,他渐渐赢得客户信任,生意逐步走上正轨。更难得的是,他在奋斗中深深爱上这座小城,2006年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举家迁至郴州定居,真正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他不仅自己留下,还积极向厦门老乡推介郴州的发展机遇与宜居环境。每次回厦门,他都携带郴州的宣传资料,逢人便讲郴州好,先后带动43位同乡来此投资安家。
只要厦门老乡在郴州遇到困难,他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同乡蔡智宇曾无业在家,整天上网玩游戏,黄金顺不仅鼓励他来郴创业,更主动借出5万元助其起步。如今,蔡智宇不仅在郴州站稳脚跟,更在这里成家生子,彻底融入这片热土。
在黄金顺看来,“新郴州人”的身份背后,是责任更是纽带。他说:“我们既是厦门精神的传递者,也是郴州发展的建设者。”如今,这43个家庭在郴州的安居乐业,早已超越了个体成功的范畴,成为两地经济文化交融的见证,也为更多“异乡寻梦人”树立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信心。
善行无声,三十年捐款超45万元
黄金顺的善良早已成为习惯。从20世纪90年代经营小店起,他就开始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体。
1997年,当黄金顺得知月峰乡牛栏头村高中生陈晓晨因父亲突然病逝、母亲改嫁,爷爷奶奶无力负担学费即将辍学时,他当即租了辆摩托车赶到其家中,亲手送上3600元助学金。1999年,黄金顺在送货途中偶然听说下湄桥街道残疾人张连胜想开洗车店但缺乏资金,他不仅主动送去5000元,还积极募捐到1.1万元,后来更是亲自牵线,为张连胜介绍了一位厦门姑娘,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非典时期,他特意向厦门老家的名医讨要中药秘方,自费8000多元购买名贵中药材,连续一个多月熬制防护药汤,免费分发给路人。2008年冰灾期间,他从厦门采购50箱蜡烛,分文不取地发放给燕泉路附近居民。
2011年,黄金顺资助安仁县牌楼乡丧父学子谭先明4500元,帮助其完成高中学业,并在高考落榜后招聘其到公司工作至今。2013年,他资助桂阳县光明乡贫困学子胡海花4500元,帮助她顺利考上湖南师大。如今,在这些受助者的影响下,谭先明和胡海花都跟着他成为志愿者,将爱心延续。
从校园到社区,从助学款到救命药,黄金顺用三十年时间在郴州写下的,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清单,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用持续善意改变命运”的生动教材。这些跨越时光的温暖故事证明:当个体的“小善”汇聚成社会的“大爱”,便能真正为困境群体点亮希望之光,让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时代的温度。
助人寻亲,爱心跨越省界的“郴州好人”
2015年,黄金顺加入“宝贝回家”志愿者团队,致力于帮助失散家庭团圆。他先后协助郴州、永州、衡阳、赣州等地6个家庭重聚,每找到一户,还额外捐赠5000元慰问金。
为帮助永州双牌县周芝桂寻找被拐36年的儿子陈质军,他多次自费辗转全国多个省市,最终在河北邯郸找到线索,于2024年10月帮助一家人团聚。在嘉禾县行廊镇,他为雷幼林、邓久风夫妇寻找被拐18年的儿子雷小飞,多次自费奔波5个省,最终在广东汕头找到孩子。
因这些善举,黄金顺被越来越多的人亲切地称为“郴州好人”,他的爱心足迹遍及湘南赣西,每到一处都传递着温暖的力量。这已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郴州这座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它呼应着“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的政策要求,让“小城大爱”成为可感可知的社会温度,也让维护家庭和谐、守护社会稳定的国家治理目标,在普通人的善举中落地生根。
扎根郴州,回报一方水土
2019年,黄金顺成立汇宝鑫公司,积极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问题,累计为北湖、临武、安仁等地80多名贫困户提供岗位。临武县接龙乡斗水坪村李艳峰家中有三个孩子,还要抚养哥哥的两个孩子,家庭负担沉重。黄金顺了解情况后,招聘他到公司开挖机,一干就是11年,2022年还借款帮他支付购房首付。
他还鼓励员工参加技能培训,甚至支持他们学成后独立门户,与自己竞争,只为帮助员工共同致富。在公司,他为每个员工设立家庭基金,每月存入200元,构建起企业与员工家庭的深厚情谊。他多次主动向市区发改办、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提出优化市场环境的建议,展现企业家的社会担当。
从厦门到郴州,黄金顺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外来打拼者到本地公益人的温暖转身:从“厦门人”到“郴州人”,他用举家扎根的坚定诠释了他对“第二故乡”的深厚情谊;从“创业者”到“道德标杆”,他以行动书写了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这场蜕变的背后,是他对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解,对共同富裕的执着追求,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躬身践行。
一审:谢莉娜 见习编辑 余丞林
二审:张明
三审:刘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