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城网评丨破除抢票套路,让出行购票回归顺畅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09-29 11:01:39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火车票抢购“大战”如期上演,第三方抢票软件的各类加速包、助力卡,以及“专人代抢”等服务,再次瞄准消费者的购票焦虑。这些服务动辄宣称“优先出票”“成功率飙升”,甚至以“抢不到退款”为噱头,看似能提升抢票概率,实则暗藏诸多套路,不仅干扰正常购票秩序,更可能让消费者蒙受损失。

所谓“抢票神器”的效果,早已被证实名不副实。第三方软件的“加速抢票”,并无官方认可的优先渠道,本质是通过高频次重复访问12306服务器实现“刷票”。若线路无余票放出,即便访问次数再多也徒劳无功,反而会加重官方服务器负担,导致页面卡顿、响应延迟,让整体购票体验雪上加霜。而“专人代抢”看似稳妥,实则多为个人或非正规机构操作,既无正规合同保障,还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即便承诺“抢不到退款”,也可能因对方跑路而难以追讨,消费者维权成本极高。

对消费者而言,规避抢票套路的关键在于坚守官方渠道。中国铁路12306平台推出的“候补购票”服务,具备官方认可的优先出票权,且全程不收取额外费用,其可靠性远胜各类第三方加速服务,理应成为购票首选。同时,需警惕“黄牛”代购、私人代抢等非法渠道,避免因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更要杜绝“买短乘长”等逃票行为,此类行为不仅违背诚信原则,情节严重时还可能触犯法律,面临行政处罚。

让“抢票神器”失去生存土壤,需要多方协同发力。

核心在于提升官方服务能力。票难买的根本,在于高峰期运力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及购票系统的承载压力。铁路部门需持续优化12306系统的技术性能,提升服务器承载能力和响应速度,让官方渠道成为购票最可靠的选择。同时,应通过动态调整热门线路运力、优化票额分配机制等方式,从源头缓解“一票难求”的局面,减少“黄牛”和第三方抢票软件的生存空间。

关键在于强化违法打击力度。相关职能部门需明确监管边界,对合法的火车票代售行为予以规范,对非法抢票、加价倒卖、“黄牛”囤票等违法行为则要重拳出击,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形成震慑效应。此外,应完善站车联动稽查机制,加强对“买短乘长”等恶意逃票行为的查处,维护铁路运输秩序,保障绝大多数旅客的合法出行权益。

重点在于加强平台监管与消费引导。针对第三方平台夸大加速包效果、社交平台“个人代抢”无保障等问题,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加强规制,对虚假宣传、违规经营等行为严肃查处。同时,应通过发布消费警示、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认清抢票套路,增强防范意识,自觉选择官方渠道购票,从需求端压缩违法抢票服务的市场空间。

只有官方服务更可靠、执法监管更有力、消费者认知更清醒,才能彻底破除抢票套路,让每一次假期出行的购票过程,都回归顺畅与安心。

一审 | 张倩佳 见习编辑 余丞林
二审 | 黄慧
三审 | 李造雄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金秋 编辑:张倩佳 见习编辑 余丞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