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郴州市四中举行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启动仪式。10对师徒依次签约、敬茶行礼,场面温馨而庄重。作为以制度化“传帮带”为核心的教师培养机制,“青蓝工程”为新老教师搭建起共同成长的桥梁,也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青蓝工程”的精髓,在于“传承”与“生长”的双向赋能。师父倾囊相授教学经验,徒弟在学、思、悟中汲取养分,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环,有效缓解新教师在成长初期的迷茫与孤立感。制度化的职责界定,既规避了传统师徒关系的随意性,也强化了共同成长的责任意识。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在于教师团队的活力与凝聚力。“青蓝工程”通过师徒联动,不仅助力新教师缩短适应周期、掌握教学规律、提升课堂实效,也激发资深教师反思教学、更新理念、迭代方法,构建起“教学相长”的共生格局。
要让“师徒结对”真正超越形式、成为教育改革的实质性助推器,需在机制层面做出更深层次的探索。要完善激励体系,设立“卓越师徒”“教学创新”等奖项,激发持续参与的内生动力;要拓展结对维度,鼓励跨学科师徒组合,推动综合性教学思维养成,并可引入校外名师、高校专家资源,构建“校内+校外”双导师模式,拓宽教师视野;要建设共享资源库,依托信息技术汇集优秀教案、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过程性成果,推动经验沉淀共享,将个体成果转化为集体财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蓝工程”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教育理想与职业精神的延续。当师徒携手,他们所缔结的不仅是一纸协议,更是一份对教育未来的郑重承诺。唯有推动“传帮带”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与创新化,方能以教师成长之“活水”,激活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长流”,最终绘就一幅人才辈出、百花齐放的教育新图景。
一审 | 张倩佳 见习编辑 余丞林
二审 | 黄慧
三审 | 李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