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郴州通过AYO!音乐节、“湘超”联赛等系列活动,以及东江湖、高椅岭等主要景区的火爆接待,再次成为旅游热点。据官方数据,郴州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这不仅印证了郴州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的显著成效,也展现了郴州旅游市场的强劲增长。自2022年首届郴州市旅发大会以来,郴州通过资源整合、制度创新与价值转化,成功实现了从“文旅资源大市”到“文旅经济强市”的华丽转身。
三年砺一剑,郴州上下凝心聚力,以坚定信念破题攻坚,深化改革创新,实现了山乡巨变、文旅蝶变、发展嬗变。在这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中,郴州持续书写新篇、定格精彩瞬间、奏响奋进凯歌。
点石成金,资源禀赋变身品牌矩阵。郴州文旅的崛起,始于对资源禀赋的深度挖掘,成于对品牌生态的系统构建。郴州打造的“八张名片”,并非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通过塑造“红色经典、天下莽山、温泉之都”等核心IP,将散落的自然与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矩阵。在品牌定位上,郴州避开同质化竞争,聚焦“中国自驾旅居生活第一城”“温泉康养旅游名城”等细分领域,通过培育“三空体验”(太空、航空、低空经济)等新业态,构建起“全龄段、全时域”的产品体系。数据显示,郴州文旅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从5.52%提升至7.02%,连续四年接待游客数量与旅游收入稳居全省第二,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双擎聚力,政企协同推动治理创新。国庆中秋假期,郴州假期秩序井然、消费繁荣,彰显了治理机制的创新成效。郴州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主体作用,累计投入513亿元推进122个文旅项目,构建起“高空+高铁+高速+公交”的“快速畅游优享”交通网络。企业层面,引入专业团队参与景区运营,通过“门票分成+二次消费”模式,景区营收不断攀升,形成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更具启示性的是“变废为宝”的存量盘活路径。711工矿小镇将废弃厂房改造为“时光小镇”,裕后街通过“修旧如旧”注入新业态,这种“最小干预、最大激活”的思路,既降低了开发成本,又保留了城市记忆,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低成本改革”样本。
福泽民生,文旅繁荣带动全域共富。文旅产业对郴州的改变,远超旅游业本身。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文旅繁荣有效带动了住宿、餐饮、文创等关联产业,临武鸭等一批农产品通过“旅游+”品牌化运作实现品牌增值。在民生改善方面,景区周边村庄依托民宿、餐饮等产业,人均年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充分印证了“发展为了人民”的战略初心。同时,郴州持续优化“郴心游”、城市大脑等平台功能,城市治理精细化与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是一项长期战略和系统工程,需坚持谋定而后动、完善推进机制、锤炼过硬作风、凝聚齐抓共管合力,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绘就“山水画卷、郴州相见”的壮美篇章。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张明
三审 | 叶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