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双节绘湘韵 文旅藏“四味”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10-11 16:49:59

桂香绕街巷,红旗映潇湘。当中秋的月照亮三湘四水,当国庆的风拂遍湖湘大地,湖南文旅借着双节东风,把文化的“醇味”、场景的“鲜味”、科技的“潮味”、民生的“甜味”揉进旅途,既引来了3992.94万人次的客流,更创下502.06亿元的消费佳绩,绘就出“文旅兴、百姓乐、经济活”的新图景。

以文化酿“醇味”,让传统不褪色。文化从不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而是湖南文旅里越品越浓的醇酿。你看,铜官窑古镇里,3D投影让唐瓷“开口”,千年窑火有了新光彩;柳子街边,汉服配诗词,《江雪》的意境在愚溪畔重现;洪江古商城中,沅水号子伴木桨声,商道传奇能亲手体验。从靖港皮影的一牵一引,到醴陵陶瓷的一捏一烧,湖南把老祖宗的智慧变成可触可感的旅途,让每一步都踏在文化的脉络上,让传统活在当下、火在今朝。

以场景添“鲜味”,让旅途不单调。湖南的文旅从不止于看山望水,而是用新鲜场景留住游客的脚步。天门山上,玻璃栈道变“云端舞台”,惊险里藏着浪漫;南岳之巅,星空露营搭起“祈福角落”,银河下许下心愿;黑茶小镇中,茶园成“剧本杀现场”,采茶时解锁茶马故事。从白天的山水观光,到夜晚的夜市灯火,从单一的景点打卡,到全域的联动游玩,湖南把旅途变成“沉浸式体验”,让每一段行程都有新意、有回味,让“过路客”变成“回头人”。

以科技注“潮味”,让体验更贴心。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为湖南文旅添彩的“潮工具”。岳阳楼前,AI导游“小范仲淹”用方言讲典故,扫码就“穿越”回北宋;凤凰古城里,VR重现“边城”风光,戴上眼镜就遇见翠翠;世界之窗中,无人机编队绘出“中秋月”“国旗红”,光影里满是浪漫。从线上一键预约,到线下智能指引,从被动观看风景,到主动交互体验,湖南用科技把旅途的“麻烦事”变“顺心事”,让文旅服务更聪明、更对味。

以民生藏“甜味”,让发展有温度。文旅的红火,终究要变成百姓口袋里的实惠、脸上的笑容。隆回虎形山里,瑶族同胞开民宿、秀挑花,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常德柳叶湖边,渔民转做“水上导游”,护着绿水青山赚得满钵;汝城沙洲村中,红色研学带火农家乐,“半条被子”的温暖催旺好日子。从景点经济到富民经济,从游客独乐到全民共欢,湖南让文旅红利流进寻常百姓家,让发展的甜味,浸润每一个湖湘儿女的心窝。

文化的醇味,是湖南文旅的根;场景的鲜味,是湖南文旅的韵;科技的潮味,是湖南文旅的劲;民生的甜味,是湖南文旅的魂。双节里的湖南文旅,藏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装着风景与民生的相融。未来,这片热土必将酿出更多文旅好味,写下更多“兴业又惠民”的新故事,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添上更浓的一笔。

一审 | 邓金秋  见习生 胡云可
二审 | 张明
三审 | 黄华

作者:杨芳芳 编辑:邓金秋 见习生 胡云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