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亮堂堂,电线地下藏,晾衣服再也不勾电线啦!”10月16日,永兴县滨河小区居民李小毛站在改造后的楼下,指着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笑得合不拢嘴。“十四五”期间,永兴县全速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3万多户群众告别“老破小”,迎来“新生活”。
今年,新一轮的“旧改”像一张细密的“民生网”,年度1.16亿元的总投资,撒向9个片区26个小区,372栋居民楼、90.2万平方米的老建筑都被纳入“焕新计划”。在城北大市场、原城郊乡政府家属区、红旗小学周边小区的工地上,挖掘机扬起铁臂拆除斑驳围墙,工人弯腰铺设崭新管网,轰鸣声里藏着老街坊的期待;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细节里的用心”,26个小区的“空中蜘蛛网”已全部启动“入地工程”,曾经缠满楼栋的电线电缆被“收纳”进地下管网;15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已有120个“上岗”,80%的完成率让居民告别“飞线充电”的担忧。
“以前一到夏天,楼下化粪池堵得厉害,污水顺着路沿流,路过都得捂着鼻子绕着走。”说起原永兴县食品站家属区的旧貌,居民谢阿姨记忆犹新。得知小区纳入改造后,她试着向社区反映了这个问题,没想到施工队不仅提前3天完成了管网疏通,还加装了防堵塞滤网,“现在走到楼下,闻不到臭味,心里别提多敞亮!”永兴县在改造中始终盯着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开展6次监督检查和“回头看”,发现的9个问题全部建立台账、整改销号;上半年处理20余次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居民满意度达100%。
“十四五”规划期间,永兴县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件民生实事办得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在确定了“党委统揽、政府主抓、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基调后,向上争资5.66亿元,累计实施58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626栋居民楼,3万余户群众,改造面积达443.67万平方米。项目建设拔节生长的同时,改造范围也从“看得见”的基础设施向“看不见”的隐蔽工程推进,既美化“面子”,又充实“里子”,曾经墙皮剥落、管线缠绕、污水横流的“老破小”,逐步焕发出“精气神”。
永兴县的“旧改”工程,不止于“改”,更在于“管”,片区联动的“组合拳”一打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项改造到位类实现了“全达标、零遗漏”。永兴县住建局作为主管部门,为了把好质量关,每个标段都配了4名“铁包公”监督员,他们像钉子一样扎在工地上,地砖平不平,就趴在地上用水平仪一寸寸测;消防通道够不够宽,直接拉起皮尺量到毫米;工人师傅的安全帽有没有系紧、戴好,都要天天叮嘱,发现问题当场“亮红牌”,整改不到位绝不验收。
永兴县“老小区变身记”里,还藏着不少“永兴智慧”。楼栋外缠成“蜘蛛网”的废旧网线,被网络公司的师傅们咔嚓咔嚓全清干净,墙面瞬间清爽得像刚洗过的脸;养鸡鸭的边边角角,不但变身成了停车场,还装上了电动汽车充电桩;雨污分流改造后,县城污水处理厂的“胃口”都变好了,进水COD浓度噌噌涨,流入便江的水也达标了,连空气里都带着水汽的清甜。
目前,永兴县正开足马力推进剩余“旧改”片区的施工,工地上的进度表一天一更新,专项资金也盯着节点拨付,为的就是让更多老房子早日穿上“新衣裳”,让老街坊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让老小区里的新生活继续升级!
一审 | 邓金秋 见习编辑 余丞林 胡云可
二审 | 朱俊铃
三审 | 周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