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茂名阳信高速公路土建9标项目工地上一派火热忙碌景象。作为管段负责人,朱振兴围绕桥梁的基础及下部结构工程,认真做好安全、质量、技术、现场及统筹协调等管理工作。从职校毕业生成长为中铁广州公司管段负责人,他是汝城县“产教融合”促就业的受益者。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中心,位于“红三角”旅游经济圈核心区域。近年来,该县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构建“技能提升—市场需求—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深化拓展“培养—实训—就业”全链条,开创了产教融合促就业的新局面,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政策赋能,开辟产教融合“主航道”
青青校园,书声琅琅。走进汝城县职业中专,崭新的校园风貌、丰富的训练场地、一应俱全的实验室……处处活力迸发、生机勃勃。
2017年以来,依托中国中铁的帮扶和资源整合,汝城县打造了县职业中专与职教新城一体化的“人才摇篮”,累计投入9078.3万元,建设高标准实训室6间、室外实训基地2个,以及工程机械实训基地、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实训场等高水平实训场地,为提升教学实践水平搭建了优质平台。
通过建立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资源互融互通机制,充分用好电商直播室、工程机械实训场、酒店客房实训室、无人机实训基地等先进设施及优质师资,实现场地、设备、师资等核心资源共享共用,为人才培养和促进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硬件要强,政策需实。汝城县坚持以产业发展需求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县域实际制定产教融合专项规划,积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重点产业布局、市场供需预测精准对接。依托技能鉴定—就业指导—创业服务综合平台,构建以毕业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为核心指标的办学评价体系,形成就业撬动“杠杆”。
全面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权益维护等“一站式”服务……2025年,汝城县持续延伸服务,累计发放政策奖补资金320万元,组织校园招聘、专场推介等活动18场,搭建起毕业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的便捷桥梁。
“环境好、条件好、机制好,是育才的好基地。”朱振兴2020年作为脱贫户子女进入县职中就读测量专业,潜心学习、勤于操练,担任班长并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毕业时,一场招聘会就帮助他顺利进入中国中铁工作。
订单培养,共筑校企协同“直通道”
“在这里工作,安心又开心,我很满意。”如今朱振兴月工资超万元,被列为公司重点培养对象。“如果不是专业对口,恐怕找不到这么好的岗位。”他感慨,“中国中铁开设的测量专业,量身定制,正好派上了用场。”
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汝城县坚持以订单育才促进充分就业。该县主动对接中国中铁、汝城经济开发区等企业单位,积极搭建供需平台,精准摸排岗位信息,深入研判用工需求和技能标准,建立校企合作需求清单,扎实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推动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紧密结合。应中国中铁用工需求,援建开办了工程测量、电气安装与控制、工程机械驾驶与维修等实用专业,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
当前,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园区成为就业用工的重要载体。汝城县与园区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组师资队伍、共评培养质量,一方面联合企业专家创新教学模式,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过程,促进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岗位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在园区企业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打破异地校企壁垒,汝城县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遴选了31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和10名模具专业学生,分赴中国中铁五局二公司、惠州市华业机械制造公司,实施师徒制培养,以“做中学、学中做”提升人岗适配性。
“入学即预就业、毕业即上岗”。如今,汝城县一批批合格职教毕业生被输送至珠三角和湘赣边境企业直接上岗,就业稳定性和质量持续提升。2025年,全县650名毕业生成功就业,就业率达92.86%。
训战结合,促推就业驶入“快车道”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总决赛个人飞行赛和接力任务赛两项一等奖,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多轴无人机障碍飞行项目一等奖、湖南省少年科技体育大赛双人任务赛一等奖……汝城职中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2024级学生何颖,成为竞赛获奖的“专业户”。
“荣誉接踵而至,但过程并不容易。”何颖表示,竞赛不仅需要精准的操控技巧与稳定的心理素质,也考验团队协作能力和战术配合水平,更离不开复杂场景下的技术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学校重视实践,让我能够放飞梦想。”她说。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操能力成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依托优势资源和平台,汝城县在职中开设丰富多样的训练科目,切实提升学生实操能力,并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及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市场急需、就业前景好的规模性职业技能培训。2018年以来,全县扎实推进“人人有技能培养工程”,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200余场次,累计培训10万多人次,就业率达92.6%,该项目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终身教育学习品牌项目”。
实习是技能提升和就业考察的重要环节。汝城县坚持职业培训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积极协调湘粤赣边际和园区企业,为学生开辟更多实习岗位,提供锤炼技能、提升素养的丰富场景。同时,顺应产业升级和岗位变化需求,适时开展回炉深造,切实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审:谢莉娜 见习生 余丞林
二审:陶子瑶
三审: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