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出版发行。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对于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织密保障网络,兜牢民生底线。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成就举世瞩目。这张日益缜密的保障网,是抵御社会风险、保障基本生活的“稳定器”。从为偏远山区老人通过“智慧社保”便捷发放养老金,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超千万人次,技术赋能让制度的阳光跨越山海,温暖人心。面向未来,持续深化改革,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和人口结构变化,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要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医保异地直接结算,瞄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努力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应保尽保,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同时,必须守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健全严格有力的基金监管体系,筑牢制度安全平稳运行的堤坝。
促进公平普惠,共享发展成果。社会保障是调节社会分配、促进机会公平的关键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跨区域就医壁垒的打破,都是朝着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迈出的坚实步伐。一个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缓解市场机制可能带来的分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为每个公民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起点。下一步,要着力加快破除城乡、区域分割的制度壁垒,逐步统一保障项目与标准,努力缩小群体间、地区间的保障水平差距。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确保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没有人掉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提升服务效能,夯实治理根基。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深入,“互联网+社保”正重塑公共服务模式。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超13.7亿,电子社保卡领用超7.4亿人次,深圳“指尖办”、上海“15分钟服务圈”等创新实践,让社保服务更智能、更便捷、更温暖。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未来继续深化社保数字化改革,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打造高效、透明、规范的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公平、便捷地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切身感受制度的温暖与公正,从而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新征程上,深刻领会并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改革,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筑牢深厚的民生根基,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支撑。
一审 | 张倩佳 见习生 余丞林
二审 | 唐思思
三审 | 刘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