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以“四力”提升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11-06 14:26: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神经末梢”,其活力强弱直接关系党的肌体健康。因此,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四力”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理论学习,紧密团结群众,凝聚广泛共识,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筑牢根基。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提升政治领导力,把牢基层治理“方向盘”。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党的政治建设这个“牛鼻子”。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党课学习等方式,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确保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不走样、不跑偏,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提升思想引领力,筑牢共同奋斗“压舱石”。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可靠保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新思潮波涛汹涌,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各种新的风险和挑战。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并善于将其转化为群众易于理解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将党员群众的思想行动高度团结起来,把思想认同化为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提升群众组织力,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群众组织力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打通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关键一招。无论是在产业发展的“田间地头”,还是在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不仅依靠内部结构的优化,更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党员干部务必牢记初心使命,甘做“小学生”,心系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担负起服务广大群众、汇聚民心民力的职责使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提升社会号召力,绘出多元共治“同心圆”。“十四五”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风险挑战。在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主动适应社会新特点,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号召动员新兴就业群体、乡土人才、“五老”人员等各方力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党建,最大程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画好最大同心圆,为民族复兴伟业凝聚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往往只有向最难处攻坚,才能实现最远大的目标。只有持续加强“四力”建设,让基层党组织真正强起来,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的精彩篇章。


一审 | 邓金秋 见习生 余丞林
二审 | 唐思思
三审 | 刘小飞

作者:彭芸芸 编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