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万家健康“安心伞”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11-06 17:01:16

小小医保卡,守护万家安康。

在北湖区,医疗保障正“润物细无声”地守护百姓健康。如今,市民异地就医能直接刷郴州的医保卡,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可实现医保“一站式”结算,医疗救助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点点温暖进步,让“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2025年,北湖区医疗保障局以为民的底色、便民的成色、惠民的亮色,推动基金安全运行与民生福祉提升,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

稳大盘,人人有“医靠”

“现在我对医保参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给自己未来一个保障。”今年,灵活就业的市民小陈决定给自己买医保。

与小陈有一样想法的市民还有不少。2025年度,北湖区涌泉街道冲口社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3170人,比2024年度增加2649人,增长5倍多。

这是冲口社区推动“以房管人”模式的成果。

这一模式依托房屋住址要素,将分散居住的流动人口、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纳入规范化管理体系,有效破解“人户分离”带来的参保难题。

截至目前,北湖区2025年度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309188人,相比2024年度增加39054人,增长14.45%,是全市同比增长人数最多的县市区。

北湖区医疗保障局还依托“以房管人”收集的数据与“一人一档”数据库比对合并,使数据库更精准、完整。构建“网格+医保”服务机制后,社区网格员化身“政策明白人”,结合“一人一档”数据库情况,对灵活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60岁以上老年人等未参保或省外参保人员进行一对一政策宣传、信息采集、参保动员,推动医保政策直达基层、惠及民生。

优服务,群众少跑腿

“宝宝出生后做完新生儿参保登记、缴费,出院时直接就把费用报销了,省心!”今年,武女士的宝宝在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出生,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实现了医保“一站式”结算。

如今,北湖区医疗保障局延伸新生儿“出生一次办”集成办理的触角,积极与市医疗保障局汇报衔接,联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湘南附属医院、第三人民医院,打通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缴费、医保报销“最后一米”,新生儿医保的办理时限从至少3到5个工作日缩短至1至2个工作日。

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后,市民异地就医不再难。

“前几天我去长沙看病,也是直接刷郴州医保,跟本地人一样方便。”近日,家住北湖公园旁的市民黄婕深有体会。现在,患者异地就医无需再垫付大额医疗费用,只需按当地医保政策支付自付部分,其余费用由医保部门直接与医疗机构结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99%以上,“跑腿”“垫资”逐渐成为历史。

北湖区医疗保障局持续深化医保领域改革。积极推动区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实现门诊慢特病病人“在郴州市本级医共体总院定点,在乡镇卫生院挂医共体总院专家号就诊、购药、结算”。积极推行基层门诊统筹综合改革,参保居民在乡镇辖区内签约的协议卫生院和卫生室普通门诊最高可报540元,其中包含400元特定项目清单全报销,在签约协议卫生院和卫生室普通门诊就诊时,不再收取诊查费。参保职工在签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通门诊就诊时叠加享受改革政策和职工门诊统筹政策。

家住石盖塘街道的田爷爷就从中受益。“以前买‘特门’药得跑好几趟市区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药看病,还能享受医保报销。”拿着所需的门诊慢特病用药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出,老人脚步都变得轻快。

强救助,一个都不落

“还好有医保!不然都不知道要怎么办!”近日,家住北湖区的困难群众冯大叔连声感叹。

2025年,冯大叔住院7次,医疗费用共花28.17万元。通过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后,个人只支付1.62万元,一家人肩头的担子一下子减轻了。

许许多多的“冯大叔”,正从医疗救助政策中受益。

近年来,北湖区医疗保障局聚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推动医疗保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应救尽救”是北湖医保人共同的目标。为此,北湖区医疗保障局加强与民政、农业农村、残联等部门沟通衔接和信息共享,医疗救助对象信息比对和身份更新工作按月多次进行。手工救助报账资料进一步精简,报账完成时限一再缩短。

一组数据,可以窥见大家努力的成效:截至2025年9月,北湖区实施医疗救助5616人次,救助支出592.73万元,其中,“一站式”直接结算救助5547人次,救助支出536.68万元,三类救助、再救助69人次,救助支出56.05万元。

一审 | 邓金秋
二审 | 唐思思
三审 | 刘小飞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婧雯 编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