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聚林邑 郴就未来 | 以芯为炬 领航锂电新程——记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赵严帅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11-07 10:53:00

早晨,阳光洒在郴州高新区的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车间内,一切生产工序正在有序进行。“你看,这些就是无人机的‘心脏’。”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赵严帅指着生产线上的高倍率电池,自豪地说。

这些高倍率电池可是“来头不小”,它们占据国内高倍率无人机锂离子电池市场80%份额,销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它们也是“来之不易”,倾注了以赵严帅为首的湖南格瑞普研发团队的诸多心血。

“80”后赵严帅,如今已是湖南格瑞普这家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郴州市“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领军者、湖南省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及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等诸多荣誉称号于一身的企业研发团队的领军者。回首赵严帅的研发之路,坚定和眼光贯穿始终。

2003年,赵严帅考入青岛大学物理学专业,对微观世界的好奇让他埋下技术探索的种子。本科毕业后,赵严帅继续攻读凝聚态物理硕士,系统的理论学习为研发筑牢基础。2010年,赵严帅正式踏入新能源行业,先后在比亚迪、大疆等企业历练十年,从动力电池参数优化到无人机电芯定制,赵严帅始终扎根研发一线。“那段日子,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赵严帅笑言,“但是,扎实的一线经历让我更能精准把握行业痛点和企业需求。”

2020年,赵严帅加盟湖南格瑞普。谈及原因,赵严帅说:“格瑞普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之前的工作经历,也更有利于我利用已有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实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价值。”

进入湖南格瑞普后,赵严帅的研发理念很明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研发的指南针。”赵严帅说。

不久前,有客户提出研发兼具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半固体电池的苛刻需求,这在行业内堪称“两难”。“我知道这很难,但客户有需求,就说明有市场,我们就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赵严帅坚定地说。说干就干,赵严帅当即召集团队,在白板写下技术要点,攻关战就此打响。

但是,解决这一难题并不容易,材料兼容性难题接踵而至——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相互制约,且影响安全性。那段时间,赵严帅以实验室为家:白天和团队紧盯数据、分析问题、快速演算,耐心协调分歧;晚上独自查阅前沿文献,桌面堆满论文与笔记。

历经数百次配方调整、结构优化和安全测试,团队终获突破。团队通过创新材料体系搭配和优化电极结构设计,研发出的半固体电池既满足客户双重需求,又升级了安全性与稳定性。该产品广受市场青睐,既提升了湖南格瑞普市场竞争力,又为行业提供了技术借鉴。“我们最终还是做到了!”赵严帅自豪地说。

不仅如此,在人才招揽和培养上,赵严帅也具有前瞻性。“技术创新,人才是核心。”赵严帅说。在他的推动下,湖南格瑞普与中南大学合作,组建博导郭华军教授领衔的近300人研发“梦之队”,涵盖多领域资深专家与青年骨干,形成老中青搭配、产学研融合的梯队。“中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也落地投产,每年上百名研究生为湖南格瑞普注入新鲜活力。

除此之外,在企业内部层面,赵严帅搭建多元成长平台:举办技术评比与成果竞赛、推行“导师制”、设立创新基金。曾有新入职研究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设想,赵严帅不仅不否定,还组织论证并申请基金支持。“要让有才华的人有用武之地。”赵严帅的理念让团队凝聚力与创新热情倍增,成为企业发展核心动力。

目前,赵严帅正带领团队攻坚半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前沿领域,向更高能量密度、安全性与环保性迈进,“350Wh/kg以上高能量密度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项目已获阶段性进展。“低空电动飞行器续航短是行业痛点,这款电池的研发,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赵严帅说,如果研发成功,这款电池未来将有望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等领域,助力绿色交通。

谈及未来,赵严帅依然坚定:“我们会继续深耕前沿研发,加快技术量产,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审 | 邓金秋
二审 | 唐思思
三审 | 刘小飞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婕 编辑:谢莉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