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 |将文创产品输出为公益善举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11-07 00:48:04

近日,赫山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湖南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手心”品牌系列外场营销活动,有效拓宽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了品牌社会影响力。该品牌是我市推动文创公益发展的生动实践,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持续推出了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文创产品,既促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也为具备手工艺技能的残疾人创造了灵活就业机会。

公益文创是以公益为目标、以特色文化为设计元素,通过产品商业化实现经济转化,最终反哺公益事业的新型模式。传统涉残公益项目常因经费与运营局限,面临门店陈旧、辐射力弱、群体封闭等问题,容易形成“自我运行、自我欣赏”的闭环。而公益文创通过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整合政府、高校、公益组织、企业等多方资源,推动产品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借助消费行为实现文化输出与经济收益的良性循环,最终回归公益初心。

随着文化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公益文创项目正逐步成为连接商业智慧与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营,如何平衡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成为关键议题。笔者认为,应积极探索更多创新路径,以互动性强的内容形式增强公益的长期效应。

开发有温度的公益文创产品。各方参与力量应基于用户认知习惯,共同构建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品牌化路径。可将非遗技艺与本土地域文化相结合,开发钩针编织、湘绣、扎染、竹编等多类文创产品,在传承工艺的同时叠加实用功能,使工艺品延伸为生活用品,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市场接受度。

建立有标准的公益文创机制。与高等院校等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立标准化的创作授权流程,设计可复制的产品转化模板。通过强化线上线下技能培训,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引入AI智能生产系统与5G远程教学平台,优化工序拆解与制作流程,实现能力精准匹配与生产规范管理。

打造有故事的公益文创IP。从外在表现形式到内在精神内涵全面构建IP体系。在坚守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注重表达形式的时代创新,将现代审美与地域文化特征相融合,借助现代设计思维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形式美感的IP形象,通过鲜明的品牌叙事与视觉语言提升用户认知度与情感联结。

构建有活力的公益文创生态。坚持公益导向,推动跨区域、跨领域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扶持本土文创产业发展。积极链接爱心企业、高校与社会组织,在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互助共赢。持续拓展订单来源与销售渠道,构建完整的文创产业生态链,推动公益属性、文化传统与商业逻辑有机统一,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益阳日报

(编辑:张倩佳 二审:张明 三审:邓函夏)


作者:苏钢 编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