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郴州交警部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对不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进行曝光,并明确表示不接受“忘了、太重、发型会乱、短距离骑行”等借口,强调交警将持续严管严查曝光。
电动自行车小巧灵活、使用成本低,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出行选择。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数据显示,在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中,头部受伤是导致驾驶员重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见,那顶看似普通的头盔,实则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治理的初衷不是处罚,而是保护。连人带车拍照曝光,形成了“法律惩戒+道德谴责”的双重约束,也将违法个例转化为社会范围内的公开教育。当市民在官方平台上看到身边的熟人因未戴头盔而被曝光,那种震撼与警醒远胜于千言万语的说教。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执法透明度,也让交通安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治理不戴头盔这一顽疾,仅靠曝光远远不够。一方面要强化“硬约束”,通过持续的路面执法、智能监控设备的应用、违法行为的定期曝光,形成执法常态化;另一方面要加强“软引导”,开展交通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让市民了解不戴头盔的真实案例和惨痛教训。通过久久为功的努力,培育一种内化于心的交通安全文化,让市民意识到每一次规范佩戴头盔,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家庭的负责、对城市文明的贡献。
头盔虽小,关乎生命。让我们从“头”做起,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
一审 | 龙琦钰
二审 | 朱俊铃
三审 | 周喜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