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以高质量宣讲让全会精神“声”入人心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11-19 23:13:15

陈泽霖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宣讲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乎贯彻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宣讲工作的重要性,把握宣讲正确政治方向和基调导向,把全会精神讲准确、讲全面、讲透彻,让全会精神真正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深研细悟筑根基,让宣讲“准”字立魂。吃透全会精神是宣讲好全会精神的前提。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宣讲重点,坚持原原本本学习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文件,深刻理解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党中央战略意图和决策部署。要参透“承前启后”的战略定位,结合“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的实践基础,理解其历史逻辑与现实依据;要读透“文明传承”的深层逻辑,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中华文明沃土的基因密码,把握“人民至上”的核心要义;要悟透“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导向,明晰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升级融合的发展引擎。唯有自身学深悟透、了然于胸,才能在宣讲中言之有据、论之有力,让群众感受到理论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为思想认同筑牢根基。

巧搭桥梁解疑惑,让宣讲“透”字入心。宣讲是连接政策与民生的桥梁,既要把政策讲准讲透,也要让群众可感可及,实现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的同频共振。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走进社区院落、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精准捕捉养老、就业、发展等群众最关心的高频话题,让宣讲选题始终直击民生关切。宣讲过程中,对于新质生产力等概念,不必纠结于理论阐释,而应聚焦其在基层实践中的具体成效,用产业升级的直观变化、群众增收的实际成果诠释政策威力。解读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时,要紧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真实获得感,让群众在“摸得着的实惠”中感悟政策温度。同时要摒弃“回避式”宣讲,提前梳理群众可能存在的认知困惑,如“政策落地效果”“自身利益关联”等问题,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拆解逻辑。让理论阐释的过程成为回应民生关切、疏导民众情绪、凝聚民心共识的过程,使党的政策主张与群众的内心期盼同频共振。

创新表达聚共鸣,让宣讲“活”字添彩。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阅读习惯碎片化、审美需求个性化。要想提升宣讲实效,就必须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的传播规律,大胆探索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要构建“精准传播”矩阵,打破传统宣讲的时空局限。在宣讲队伍组建上,既要有理论专家解读战略部署,又要有基层代表分享实践体会,针对青年群体,设计互动场景,以青春视角解读发展机遇;在传播载体上,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大议题转化为短视频、图解、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抽象概念变为身边故事;在传播策略上,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VR/AR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推送、裂变传播,让群众在信息获取的“第一时间”接触权威解读,避免模糊认知。唯有顺应传播规律创新表达,才能让全会精神“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新湘潭客户端

一审 | 邓金秋
二审 | 张明
三审 | 叶龙斌

作者: 编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