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5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盛大启幕,以“计算万物,湘约未来——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共话先进计算前沿议题。当数字经济的脉搏深刻重塑发展格局,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计算之力,正在重塑发展格局,湖南之为,正在书写时代答卷。
“算力”即“国力”。过去,计算多被视为“后台”支撑,是服务器机房闪烁的指示灯,是数据中心轰鸣的散热声。但今天,计算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核心能力”,从“技术要素”跃升为“战略资源”。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命脉,从社会治理到民生福祉,从科技攻关到产业升级,无一不需强大算力托举、智能计算赋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计算技术正是基石。当昇腾384超节点系统、超智融合算力集群、脑机接口等创新产品集中亮相,当全球计算十大创新成就、十大发展趋势权威发布,本次大会宣示着中国计算产业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迈进的坚定决心,宣示着我们将牢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主导权”的战略意志。这既是“必须做”的选择题,更是“必须做好”的必答题。
“平台”作“擂台”。世界级大会的价值,不仅在于“相聚”,更在于“相竞”;不仅在于“对话”,更在于“对标”。世界计算大会历经六届沉淀,已经成为技术交锋的“创新擂台”、智慧碰撞的“思想盛宴”、资源汇聚的“产业磁极”。本届大会,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等世界级学术领袖与十余位中外院士、百余位顶尖专家展开思想交锋。传递出中国计算产业“开门搞创新”的自信,传递出全球顶尖智力“看好中国机遇”的共识。平台之上,既要“海纳百川”聚全球智慧,更要“华山论剑”促自主创新;既要“成果展示”树产业标杆,更要“揭榜挂帅”破核心难题。从专题活动到同期活动,从学术研讨到产业对接,12场主题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建起“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矩阵”。可以说,世界计算大会的每一次举办,都是对全球计算创新资源的一次“强磁场”吸引,都是对国内计算产业生态的一次“全方位”赋能。
“产业”再“登高”。自2019年以来,世界计算大会连续七年落户长沙,这背后是怎样的“城市逻辑”?长沙有“算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算力澎湃;长沙有“智力”,国防科大、湖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厚积薄发;长沙更有“活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旺盛。当“智算”遇上“智造”,化学反应就此发生。从智能网联汽车到人形机器人,从工业软件到脑机接口,这些亮相不是孤立的技术“盆景”,而是嫁接产业土壤后长出的“风景”。对湖南而言,办好世界计算大会,是使命所在,更是机遇所在。长沙的七年坚守,就是要打造计算产业“生态圈”、构建数字发展“朋友圈”、形成新质生产力“辐射圈”,要推动计算产业“建圈强链”,要引导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要助力新兴产业“强筋壮骨”,让“世界计算大会”这块金字招牌,真正成为驱动中部崛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算力星河璀璨,湘江潮涌向前。当计算之火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强力引擎,我们期待湖南以“敢为人先”的魄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湖湘方案”,让计算之光照亮人类文明前行的步伐。
来源:新湘潭客户端
一审 | 龙琦钰 见习生 余丞林
二审 | 黄慧
三审 | 叶龙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