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汝城六中食堂,灯火璀璨、暖意融融。学生们围坐餐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氤氲着香气,课堂趣事、校园点滴在欢声笑语中流淌。打饭窗口里,工作人员笑意盈盈、动作麻利,一勺勺热菜热饭盛满餐盘,递到学子手中——这幅生动温馨的校园图景,正是纪巡联动工作成效最温暖的诠释。

“食堂重新开业后,不仅有热乎可口的饭菜,还能吃到地道的米粉和面条,再也不用麻烦家长赶着送饭了!”正在用餐的学生陈某捧着餐盘,满足的笑容溢于言表。在纪巡联合督导组的持续推动下,暂停营业数月的汝城六中食堂日前正式恢复供餐,困扰师生已久的“傍晚就餐难”痛点被彻底消除。
转变的起点,是巡察组对民生关切的敏锐洞察。9月中旬,汝城县委第三巡察组正式进驻六中后,迅速将目光聚焦师生的急难愁盼,很快发现学生傍晚时段“就餐难”的突出问题。为摸清症结,巡察组深入教室走访师生,最终查明因前期经营亏损,食堂已停业多月。而下午放学至上晚自习之间短短60分钟的“空档期”,让学子们就餐陷入了困境。
“时间太紧,回家吃饭来不及,有的同学在校门口摊贩随便买个饼或小吃垫肚子,有的就干脆不吃,等到晚自习结束回家再吃。”一名学生回忆道。这份焦虑,同样萦绕在家长心头。为了让孩子们吃上一口放心饭,不少家长费尽周折,有的不得不调整工作时间,提前下班赶做晚饭再匆匆送到学校。“下午工作刚进入状态,就得惦记着送饭的事,整个节奏都打乱了,但为了孩子也没办法。”一位家长的话语中透着无奈。这日复一日的奔波,既影响了家长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也成了许多家庭无形的负担。
“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就是巡察工作关注的‘民生大事’,学校食堂不能仅算‘经济账’,更要算好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的‘民生帐’。”第三巡察组组长态度坚决。
督导组随即与校方进行深入沟通,共同分析症结,探寻破题之道。校方重新审视食堂功能定位,全力研究重启方案,力求在保障饭菜质量的前提下,提供品类丰富、价格实惠的餐食。后厨设备的更新、线路的安全检修、环境清洁、人员健康与培训……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焕然一新的六中食堂正式恢复运营。
如今,晚餐供应除了营养均衡的正餐菜肴,还特别准备了地道的米粉、面条等特色面食,满足学生不同口味的需求。“食堂餐食品种选择多,干净又实惠,热腾腾的饭菜暖心暖胃,再也不用为晚饭发愁了!”同学们的反馈中满是轻松。
家长们也松了口气:“食堂重新开放,我们终于不用再掐着时间赶回家做饭、送饭了!”“以前天天为了孩子的晚饭奔波,现在学校解决了大问题,真是省心又省力!”
为确保食堂不是“一时开业”,而要“长久暖心”,汝城六中在督导组的推动下,积极建章立制,致力打造让师生安心、家长放心的“透明食堂”。“我们严格按照规定,每餐、每个菜品都留样,分量不少于125克,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食堂负责人详细介绍道。同时,学校科学制定每周食谱,注重营养搭配与口味多样化,努力让学生吃得健康、吃得满意。
一审 | 邓金秋
二审 | 朱俊铃
三审 | 周喜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