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升耕地质量与土壤肥力,11月20日,临武县农业农村局首次组织开展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指导工作。通过精准技术赋能与高效服务推广,有效推动秸秆“变废为宝”,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
在南强镇上磨刀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围绕秸秆腐熟还田技术为种植大户开展“零距离”指导。技术人员结合土壤质地、种植模式等实际情况,详细讲解秸秆腐熟还田的技术要点、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并现场示范腐熟剂的科学选用与规范施用方法,帮助农户切实掌握关键技术环节。

临武县汇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新民共种植了460亩双季稻,他告诉笔者,过去,收割后的稻草需要人工挑运处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压力。今年,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秸秆资源化利用,为种植户提供了稻草腐熟剂。施用腐熟剂后,还有助于减少田间病虫害。
据了解,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是通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转化为易于土壤吸收的腐殖质,它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更在节本增效与生态环保方面发挥效益。经实践验证,采用该技术可实现每亩水稻增产15公斤,减少化肥用量3公斤;同时配合无人机喷施腐熟剂,大幅节省人工成本,综合测算每亩可实现节本增效约20元。

“在晚稻秸秆粉碎还田后,每亩采用无人机喷施2.5公斤腐熟剂,随后进行翻耕还田。通过添加腐熟剂会加快秸秆的腐熟进程,缩短腐熟时间约10天。同时,有助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微生物繁殖,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周丽平表示。
为推进技术落地见效,临武县还配套出台了专项补贴政策,目前已划定500亩试点面积,按照每亩6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支持。
一审 | 邓金秋 段王洁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谭志文
